直到80年代所謂“超模時代”的誕生,功不可沒。
單一審美的白瘦幼甚至出現自我內卷,在重度修圖的影響下慢慢地變成了一種脫離實際、完全架空的「虛擬審美」。這讓不少女性出現了匪夷所思的身材觀。
很多女生會把自己的身體當雕塑或者二次元人物去看,經常出現非常苛刻的摳細節行為,每天發現一個「身材上的小毛病」。讓搞健身的一姐印象最深的就是,有些女性對肌肉的恐懼和厭惡程度真的超出我的認知。很多人都會下意識地覺得,自己如果長肌肉會很恐怖。
(這個一姐以前也有過)她們就是完全不想在身上看到一絲絲肌肉的痕跡,甚至正常情況下出現的也不行。就算這塊肌肉形態大小一點都不過分,還是會想方設法去修整它。
一姐隻想說,練得很壯碩不一定有必要,但正常的肌肉含量是有必要的,畢竟抬手走路都得用到肌肉吧?△肌肉本身就是身體的保障,它對健康的意義也很大。
斜方肌要是真的不存在,連抬頭都抬不起來。一是受五大超模影響,“完美身材”的標準就跟她們一樣,需要高挑苗條。
代表人物是澳大利亞名模,在歐美時尚界,她一直以性感健美的身材聞名,拍過不少泳裝照。二是當時趕上健身熱潮,有氧運動、跑步、健康飲食開始流行,健美且略帶肌肉感的身材,在當時也很受歡迎,這在時尚曆史中恐怕是第一次。
比如女演員,她身材在當時很受歡迎。1990瘦是王道——又是一個“以瘦為美”的年代,而且比60年代更過分。
(作者:撫順外圍女模特)